慈溪杨梅别样红,采摘乐趣真无穷!
众口但便甜似蜜,宁知奇处甜似酸。”酸酸甜甜,虽甜犹酸,酸酸甜甜之间,分明便是人生鲜活的滋味,一个不知名的词家能从品尝杨梅处品尝到生活的味道,“杨梅熟满山,梅雨连宵后。累累压枝头,彤彤已红透。品梅如思君,酸在甜之后。初啖甜滋滋,久尝酸溜溜。”又开辟了另一番境地,同样与杨梅般酸酸甜甜在心头。
六月,分明是慈溪杨梅当家的季节。当端午粽子的糯米香味刚刚尘埃落定,紫红的杨梅又穿梭在大街小巷,映着丝丝雨幕,点亮了烟雨慈溪,成为一道最亮丽的风景。山上簇拥着的全是杨梅树,错落有致、苍翠欲滴,重重叠叠的绿荫嫩枝间,挂着一颗颗殷红滴血的果子。经过细雨的浸润,那叶更加碧绿,那果更加鲜红,红绿相间,色彩鲜艳,充溢无限的生机与灵气,直撞入你的眼帘。累累硕果攀弯了墨绿的枝条,微风吹过,簌簌作响,似乎唱着一首首慈溪丰收的赞歌,也如一阵阵呢喃的招呼,吸引着游客兴冲冲地簇拥在绿荫下采杨梅。慈溪杨梅树林妙手偶得:绿海红波,至今沿用,倒也名副其实,另有一番情趣。
在慈溪的杨梅基地中,采杨梅的乐趣,只可意会,不可言传。一个女子早已顺手拿过一只竹篮,攀着枝条采摘起来,一边专挑大的往嘴里送,一边又如美食家般点评着颗粒的大小、味道的酸甜,娉婷的身影犹如一只只快活的蝴蝶在穿梭。而男人呢,则常常扮演着英雄的角色,赛如猕猴般往树枝的高处窜,摘下一串串连枝的杨梅向竹篮里投,惹翻树下的女人小孩。小孩子永远是最灵动的一族,跳着,闹着,雀跃着,蹦踏着,清脆的童音此起彼伏,与山上不知名的小鸟的啁啾声应和酬唱,引发山谷的声声共鸣。勤俭的老人,弯腰拾掇着被风雨吹打在地上的粒粒珍珠,吹一下粘附的泥土,小心翼翼地归拢到一堆,神态虔诚得令人感动。这就够了,这是快乐图,这是农家乐,这是丰收的喜悦,这是慈溪杨梅的恩赐!最好是拿出随身带着的“数码”,把一幅幅的喜悦快乐摄取下来,在色彩鲜艳中品尝着无穷的乐趣,回味隽永而绵长。毫不客气地摘下一颗放入嘴中,一股甜酸的滋味充溢身心,随便如菊花般绽开一脸笑意。有经验者吃杨梅那得慢慢来,看似有百千圆珠趸拥而成的“慈溪”杨梅,竟还带着百千芒刺,只是待其成熟,芒刺渐渐软了,毋须提防,放入嘴中,每一根软化的刺便会平滑地在舌尖上触滚过去,齿颊移动间蜜样的甜汁便四处溅飞,触摸得舌尖舒坦无比,怪不得宋代诗人平可正有诗曰:“五月杨梅已满林,初疑一颗值千金。味胜可溯葡萄重,色比泸南荔枝深。”其实,在我的眼中,那葡萄与荔枝,怎堪与即市当令的杨梅媲美。